Scalers:我们对故事的强烈渴望——阅读《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读书报告_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读书报告_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突出技巧

本文作者Scalers,微博@Scalers,是一位游走于解读世界的IT从业者。

本质上,它是关于我们能看到多少世界,以及我们能看到多少种不同的视角。

这是2017年ScalersTalk成长大会持续投入产出计划中的第一本书。1月15日,我在成长会上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做了报告总结R1701。 今天,该记录将以文字形式推送,思维导图将在成长会议内提供下载。

有关第 2 册的记录,请参阅

一、基本信息

本书的书名是《专题写作的艺术与技巧:基于英文版《华尔街日报指南》和中文版《如何讲故事》。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英文原文使用了Featurewriting。 这实际上意味着“专题写作”或“主题写作”。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读书报告_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突出技巧_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读书报告

要理解专题写作这个词,我们首先要了解专题故事的含义:

专题报道不是硬新闻,其特点在于写作质量。 故事应该因其报道、制作、创造力和表达的简洁性而令人难忘。

专题文章还包括更多传统故事讲述中使用的元素——描述、场景设置、引言和背景信息。

专题报道是指专题文章或专题报道。 它与硬新闻不同。 它的好坏取决于写作水平,即它的价值在于写得好不好。 专题故事也会运用故事技巧,包括描述、场景、引语和背景介绍。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叫“硬新闻”。 我们来看看这个概念:

硬新闻是指通常出现在报纸头版的快节奏新闻。 属于“硬新软”范畴的故事涉及商业、政治和国际新闻等主题。 硬新闻和软新闻被认为是可用的新闻报道的两种主要类型。

硬新闻和软新闻之间的区别之一是呈现的语气。

硬新闻关注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包括政治、经济和国际事件。 软新闻往往包括专题报道,这取决于表达方式,这与硬新闻不同。

注意,中文翻译是讲故事。 那么什么是讲故事呢?

讲故事是分享故事的社会和文化活动,通常带有即兴创作、戏剧或修饰。 故事或叙述在每种文化中都作为娱乐、教育、文化保护和灌输道德价值观的手段而被分享。

从这个定义来看,讲故事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于娱乐和教育等目的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所以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本文中“讲故事”的范畴并不完全等同于英语专题写作。 但这样的翻译可能是基于读者理解或销售方便。 因为从印刷数量来看(2016年12月第22次印刷),这本书仍然很受欢迎,尽管畅销书和书名更多的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

此外,根据维基百科,《华尔街日报》是美国订阅人数最多的报纸。

《华尔街日报》是一份以商业为重点的英文国际报纸,总部位于纽约市。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根据审计媒体联盟的统计,截至 2013 年 3 月,《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约为 240 万份(包括近 90 万份数字订阅),[2] 而《今日美国》的发行量为 170 万份。

阅读一本书,了解更多与该书相关的背景知识。 你可以大致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在讲什么,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路通向哪里。

2. 本书的5个要点

让我用我自己的话来整理一下书中的五个要点:

(1)我能看到的世界有多大?

这部分是关于作者如何发现世界上的好故事,包括从阅读和中介中获得灵感,利用推理或综合来寻找写作灵感,以及从已报道的故事中寻找角度。 使用这些方法来获取更多故事材料。 但本质上,它是关于我们能看到多少世界,以及我们能看到多少种不同的视角。

(2)我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感觉以及如何理解它?

当我们感知世界时,我们需要开始在内部世界(我们自己的大脑)中消化它。 这部分涉及到用你自己的经验和逻辑来处理它。 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检查对象的范围,哪些是需要选择的,哪些是需要丢弃的。

(3)我要从中选择和提取什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六个方面(下文介绍)的分析选型,明确重点,明确主题,确立中心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线索对素材进行整理和索引,并围绕主题进行设置。

(4)如何表达、用词和修改

其实,选题的核心工作并不一定是写文章这一步。 就像当你进入计算机科学时,人们通常认为你已经知道如何编程。 因此,很大一部分时间实际上投入到了选题的理解、把握、体验、素材的收集与分析、主题的确定、版块的设置上。 这些链接确定后,就会出现表达、措辞以及后续修改的问题。

(5)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作者通过例子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经验观点。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自己不写一两个专题故事,吸收这些观点是低效的。

3.利用读者的非理性属性

这是为报纸写的,所以这个故事必须让读者理解。 这样一来,保证阅读节奏持续、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往往就是作者的核心任务。 因此,如何在不占用过多读者认知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信息传递效率是媒体撰稿人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

因为媒体是给公众看的,而从媒体的盈利模式来看,必须足够大才能保证收入,至少会产生广告等收入。 因此,这必然意味着我们在表达上需要注意以“新手模式”开展活动。 新手模式是我在2016年成长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为了区别于“专家模式”。

所以你会看到,“要具体而不是抽象”、“请给我讲一个故事”等类似的观点贯穿于书中的表达之中。 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如果以后有类似的面向公众的写作,也需要采用这种方式。

事实上,现在的各种大型书写方式也验证了这一点。 他们基本上会告诉你故事,感动你,然后将它们灌输到你的大脑中。

这些本质上都是在利用读者的非理性属性。

(1)提炼题目要点,实际上是一种简化、标签化的思维。 我们都喜欢节省脑力,所以我们喜欢在短时间内理解一些东西,无论是真正理解还是看起来理解。

(2)创造对比和变化是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技巧。 其实在《人人皆宜的设计宝典》里,有一个设计的CRAP原则,里面也提到了对比的重要性。

(3)描写动态场景是使作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重要方式。 动态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Gein人喜欢即时反馈。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移动的东西时,感觉更像是真实的。

读书组优秀作品 | 王维南《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
上一篇 2023年11月08日
【外国文学】《高老头》的创作特色
下一篇 2023年11月08日
头部公告:请传入字符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