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对手实力确实有一定差距,球员在场上也拼尽了全力。”
当0-5输给天津津门虎的比赛结束,河北队领队陈洁琼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说出这句话时,可以想象,他的面具后面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因为类似这样的话他其实已经说了十七次了。
不过,这场比赛后的这句话显得那么特别,尤其是“球员们也尽力了”,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事实上,与天津津门虎的比赛能否正常举行比结果更令人担忧。
上一轮对阵成都成都的比赛前,河北队球员在场上高举横幅:“请华夏幸福回报中国球员的血汗钱”。
此举彻底打破了河北队此前苦苦维持的外在形象,也让葡萄牙媒体《》等国际媒体开始关注中超拖欠工资的情况。
在这样充满悲愤的心情下,比赛的结果就不用说了。 河北队0-6不敌成都荣成,继续排名中超垫底。 也继续创造了中超联赛最长连败纪录。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领队陈洁琼只说了一句:“感谢队员们的努力”就离开了新闻发布会。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现实,各方都不得不纷纷表态。
两天后,足协正式宣布,河北队等三家具乐部未能按要求按时支付工资,三队本赛季联赛积分各扣3分。
这里的“按规定、按时”是指按照规定和时间在7月31日之前还清拖欠工资的30%,而这次罚款开出的时间实际上是截止日期后的三个月。
扣除3分后,河北队的积分被清零,球员们取得的唯一一场胜利也失去了意义。 更有趣的是,那场比赛他们的胜利恰好是对阵同样受到处罚的武汉长江。
在收到足协处罚的第二天,河北队就发布公告,主要表达了五点:
首先,俱乐部的投资者遇到了重大的运营和财务困难,但并没有回避球员拖欠工资的问题。 7月31日前,除与某离队高薪球员未能达成协议外,未付工资均已支付;
二是近三年来,尽管遇到种种困难,投资者仍净投资3.88亿元,今年净投资超过3000万元;
第三,俱乐部积极自救,没有因为追求成绩而盲目招募球员。 赚取的营业收入还用于支付球员、员工工资和其他费用;
第四,部分球员通过非理性行为表达诉求,违反规定,给中国足球和中超联赛带来负面影响。 俱乐部对此表示歉意;
第五,如果队内同意继续参赛的球员人数达到标准,俱乐部将继续支持,否则将退出中超联赛,并帮助球员积极寻找出路。
然而当晚,俱乐部的言论遭到了球员们的反驳。
俱乐部表示,除某位高薪球员外,所有欠薪均已按时支付,但球员表示从未收到过30%的欠薪,2022年的工资根本没有支付。
此外,球员们也表示,举起横幅维权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但危急情况下也没有其他办法。 因此,所谓“对中国足球和中超联赛造成负面影响”更多的是俱乐部的责任。
至于俱乐部最终声明将根据球员意愿决定是否继续参赛,球员们把球踢了回去,表示球员从未要求退出,将为河北足球和中国足球保留一丝尊严。 。
最后,“我们恳请河北足球俱乐部不要轻易做事,希望俱乐部能够用行动履行承诺,而不是用空头支票恐吓、威胁球员。”
我们也恳请中国足协及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保障球员的合法诉求和权利。”
不得不说,这封公开信虽然有理有据,但未必对事情有帮助。
正如前河北队门将杨成在社交媒体上所说,“尤其是俱乐部、行业管理者和政府相关指导部门,作为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没有诚信。这不仅仅是中国足球。” 悲剧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剧。”
河北队拖欠工资的问题由来已久,联盟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然而这样的俱乐部却能够连续多年进入中超联赛。 外援和外教的工资完全一样,国内球员和内教没有差别。 人们担心,所谓的“欠费结算规定”直到7月31日截止日期三个月后才出台。
这个行业现状说明,很多人只是无所作为。
所以,河北队的退出其实已经是注定的。 结果无非就是赛季中退出和赛季结束后退出的区别。
如果球队在赛季中退出,将会带来更多的联赛诚信等问题。 如果赛季结束后退出,可以通过中甲球队补充等方式避免这样的尴尬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北队球员想要拿回拖欠的工资可能会比较困难。 毕竟在目前的情况下,俱乐部退出联赛就意味着欠薪主体的消失。 如果没有俱乐部投资人的签约和渗透,像之前的辽宁宏运和江苏苏宁那样,他们就会陷入漫长而无望的讨薪过程。
这一切其实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多年来的常态,但一些从金源足球以来就一直关注中国足球的球迷并不知道类似的情况。
这个问题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得过且过终究不是答案。 中国足球还需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 毕竟现在中国足球的发展已经是次要的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止拖欠工资的情况再次发生。
一种方法是对俱乐部的财务状况进行认真的第三方审查,甚至在每个赛季之前缴纳押金。
大多数欧洲联赛俱乐部在进入赛季前都需要经过联赛和独立机构的双重审查。 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 尤其是强调健康运营的德甲联赛,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
曾在德甲留学的杨辰分享了一个故事,“法兰克福成功进入德甲一年后,一些财政一直处于赤字状态,缺钱,无法保证球员的工资、奖金。”明年等等,所以当时我还是挺印象深刻的,法兰克福为了找到这笔钱,正在到处寻找赞助。”
至于押金制度,在欧洲足坛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例如,2010年左右,意甲的保证金约为4000万美元,而法甲则需要2000万美元。 这笔钱用于保证俱乐部能够正常参加联赛,需要支付日常运营、参赛等各种费用。 以及俱乐部各个职位的底薪等。
只有缴纳了这笔费用,才能获准进入新赛季的联赛。 如果不能按时缴费,只能退出或者参加较低级别的联赛。
这样的制度设计至少保证了俱乐部球员和工作人员当年的基本收入,避免了像河北队那样多年拖欠工资的问题。
事实上,本赛季的中乙联赛也恢复了押金制度。 今年参赛的俱乐部需要缴纳60万元。
从这个数额可以看出,这个数字只保证俱乐部能够参加常年的比赛,但并不包括俱乐部的硬性开支,也不能保证不会拖欠工资。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球队因为交不起押金而无法参赛,比如年初就退出的山西龙津俱乐部。 当时有媒体人士认为,押金制度是一刀切的政策。 历史上曾有球员向足协请愿。 俱乐部无需支付押金即可参加比赛。
我们可以理解球员们的参与愿望,以及一些媒体人对联赛整体形势的“关心”。 不过,当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出现的问题仍然会抛给足协。
当然,具体规则可以根据中国足球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比如,俱乐部缴纳押金后,俱乐部的月工资可以从押金中支出,专项资金转入球员账户,可以减轻俱乐部运营的麻烦。 支出压力。
但无论如何,投资者首先需要表示自己有足够的财力来经营俱乐部至少一年,而且这个声明不能只是说说或者脏话那么简单,而必须是用真金白银来保证。
显然,中超乃至中国各级职业联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不仅仅是河北队,也不仅仅是中超。 赛季末退出可能会形成一波浪潮。
退出的自然是不想玩或者玩不起的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退出带来的薪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帮助球员解决,而剩下的参与者则需要受到新规则的约束和规范。 管理这个新的规则,应该用来保护真正的参与者,也就是玩家的切身利益。
对于历史不长的中国职业联赛来说,这无异于彻底的拆迁重建,但也只有这样,才能称为所谓的“职业联赛”。
因为“足球工人”踢球却没有工资,怎么能算职业呢?
(真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