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告怎么写?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内容:

会议报告既具有正式文件的特征,又具有新闻的性质。 它们是一种不容易掌握的材料。 但会议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 由于会议本身集中了重要信息、经验、做法、安排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落实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事实上,写一篇好的会议报告并不容易。 如何让你的会议新闻写作更有吸引力、更美观? 今天我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系统地介绍如何撰写会议报告。 希望对从事会议宣传工作的人有所帮助。

提炼适合大众传播的会议主题和角度

会议是各类信息的集中地,蕴藏着丰富的主题和线索。 这就需要善于从大量的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中过滤出有价值的新闻,捕捉与读者最相关的内容。 注意简洁、切题。 标题必须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某个地方正在进行某项活动。

会议种类繁多,参加人员不固定。 有的是谈判会议,有的是交流会议,有的是党政机关会议。 比较罕见的是党代会。 涉及话题广泛的会议,如联赛会议等。 不同的会议需要不同的新闻稿,这首先体现在标题上。 会议的标题应尽量符合会议的规范。

会议新闻应突出会议主题和传播价值。 传播价值应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而不应该沦为小圈子中少数人的自我愉悦。

所以,xx单位举办xx主题的传统套路,在内网和媒体上传播,勉强可以忽悠,但大众媒体和主流媒体是不会采纳的。 如果想在大众媒体上传播,就必须找到会议要传达的主题,将其与社会热点话题和大众媒体传播的价值规则联系起来,并写下来。

会议新闻的骨架必须结构化

首先要控制会议新闻写作的结构,提纲、把握结构,文章的骨架和形式就可以基本定型。

在撰写会议新闻时,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出席重要领导、嘉宾、组织者等基本要素都被视为基本要素。 那么其他的事情,就根据会议情况来决定写不写。

大多数会议新闻稿的结构如下:

第一段写引言,注明会议的时间、地点、活动和参加人员以及会议的大致内容。 引言要突出主题,尽量淡化领导讲话、会议程序等。(会议名称、地点等会议要素必须写完整,出席领导的姓名和职称必须写明)写清楚,注意领导的命令。)

第二段提炼了领导讲话和嘉宾讲话的主要内容。 (职务高的嘉宾应在领导面前发言,撰写领导讲话时,领导与嘉宾发言的顺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三段是明确会议的程序、会议传达的主要议题、适合沟通的焦点话题、适合沟通的细节故事。

第四段介绍会议背景或召开会议的意义。

简述召开会议的意义

新闻稿的最后一段常常简要评论这次会议的意义。 有些会议与单位的工作开展密切相关。 我们需要指出这次会议对民生和具体个人的总体意义。

有的主要与某单位职能部门有关。 新闻稿需要指出这次会议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或者对某个制度建设的意义。 有些会议与单位内部发展有关。 这种新闻更重要的是,在写好新闻的基础上,要说明这次会议对整体建设的意义。

一些会议新闻的最后一段不应包含含义,而应仅包含与会者对会议的反思。 这次会议的意义从他们的嘴里更能真实地体现出来。

如何提炼会议新闻要点

记者在撰写会议新闻时,要从公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想知道的角度思考问题。 要从会议中的各种材料和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来源,寻找新颖的角度并加以提炼。 主题。

尤其是针对社会热点、疑难话题,要从读者需求角度选择最佳新闻角度进行采访报道,找到会议新闻脉搏契合读者需求的点。 要如实报道,充分发动媒体宣传。 加强会议报告中心内容的宣传。

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实质性内容

报道会议时,和报道其他新闻事件一样,最重要的是突出会议的实质性新闻点。 会议的新闻点可能是会议本身,也可能是某人在会议上的讲话,也可能是公报或宣言。 有时会议包含很多内容。 如果不能很好地提炼实质性议题,轻重缓急就可能不明确,最有价值的新闻就会被其他价值不大的新闻淹没。

突出显示关键人物

一般来说,参加会议的人很多,少不了发言者。 笼统地报道这个人说的话、那个人说的话,往往会使文章显得杂乱、空洞、无趣,读者会觉得没有抓住要点。

使用直接引语

没有直接引用的会议报道通常会受到怀疑,因此请尽可能包含直接引用。 可以让手稿更加真实,读起来不那么死板。 正确使用直接引用确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需要综合分析

参加会议时,记者要注意培养“新闻眼睛”,认真、用心地阅读会议资料,通过提问寻找新闻点,学会深挖、筛选枯燥空洞的发言,寻找好新闻线索。 。

如何把握场景,为枯燥的会议注入灵魂

会议新闻的报道应采用多种方式,如引用当事人的话,在描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时多使用动词等。

求思想创新,即写有个性。 会议最容易陷入刻板印象,尤其是会议报告的引言部分。 因此,应该以鲜明的个人风格来管理,以增加可读性。

要采用更加新颖、生动、具体、细致、具有时代特征、生动多彩的语言风格,力求给读者阅读新闻时带来画面感,增加会议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让读者用生动有趣的文字了解新闻事件不再枯燥。

如何在会议讨论中快速做笔记

这很简单。 使用笔记,动脑子,配合录音机。 当然,不建议回听。 如果你不能用笔写下来,说明他说的不重要。 即使你死了也会把它写下来,这还不够重要。 。

会场通常会有会议议程。 按照会议议程列出即可。 如果有汇报材料,可以参考会议材料,例如:“会议上,××公司负责人从基本情况、当前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部署三个方面向与会人员作了介绍。”

如果有PPT报告材料,最好复印一份以供参考。 如果无法复印,一定要记得用手中的设备,比如相机,记录下会议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干巴巴的笔记。 虽然写新闻的时候不需要太仔细的介绍,但是这些干巴巴的笔记还是很有用的。

还有就是用手机、相机、摄像机来记录报告材料的最后总结发言。

以上是撰写会议纪要的几个重要技巧,但要写出完美的会议新闻,还有以下细节值得您关注。

领导讲话内容简洁精炼

会议新闻稿中,领导讲话的内容最为重要。 但我们不能把领导人讲话的全部内容都复制到新闻稿中,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讲话的内容进行细化。 提炼领导讲话内容时,要注意措辞,言辞要简洁,体现层次感。 有些理论表述要准确,理论高度要提高。

领导讲话很有逻辑性。 通过将每个级别的内容提炼成一两句话,然后按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捕捉到领导讲话的精髓。

介绍会议的议程应优先考虑

会议上可能开展的活动较多,这就需要作者优先介绍与会议主题密切相关的要点,而一些琐碎的、大的程序却很少介绍或不介绍,比如观看重要的会议内容等。视频材料、表彰等。新闻稿中需要突出与会议相关的重要内容,而材料的分发、收集等方面可以省略。

会议报告格式应多样化

会议具有议程多、内容多、领导讲话多的特点。 报道会议新闻时,不能盲目地将会议内容一一罗列。 相反,你必须使用不同的报道形式来为会议报道增添色彩,让会议新闻报道变得更有趣。 柔软而充满活力。 记者可以根据会议内容选择不同的报道形式,如新闻、通讯、专访、旁白、亮点、评论等,传达要表达的重要信息。

会议新闻的大众传播性和新闻性并不在于会议本身,而在于会议中可以作为新闻点的部分。 事实上,普通读者并不关心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政府部门或公司召开会议。 他们关心的是会议中哪些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只需要突出这些内容即可。 其他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可以省略,所以真正做出好看的会议新闻需要花很多功夫。

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外国人学汉语都快疯了。 读完
上一篇 2023年11月17日
会议新闻稿
下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头部公告:请传入字符串

相关推荐